(通讯员 徐青 白洁)4月24日下午,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南校区举行了本学期“导师有约”分享交流会,分享交流会由苏洪涛教授主持,与会教师对实验室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和展示,博士生代表张政和分享了实验室科研日常,展现了作为实验室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鼓励本科生们坚持学习、积极探索、持续提升、实现人生理想。
多年来,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断探索党建业务协同育人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全面推动党建和业务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真正实现党建引领支撑业务,业务反哺支撑党建。
“导师有约”系列活动是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是搭建师生全方位交流的创新桥梁,是延伸实验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的手臂。实验室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以线上采集、线下面对面分享交流的形式,围绕员工关心关注的各类问题精准开展分享交流。
今年是“导师有约”开展的第8年,8年的时间里,尽管活动面向的员工群体一直在变化,不变的是老师们跨校区前往与员工面对面深度沟通的模式。8年时间里,从最开始的5个老师拓展到今年的20余名老师,体现的是实验室教师对员工的真情关爱。
分享会中,苏洪涛教授从学科优势出发,面向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实验室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从“学科与优势平台”、“团队队伍与优秀毕业生”、“研究生招生与奖助体系”、“公司产品与国际交流”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实验室情况,向大家展示了实验室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和在雷达系统、雷达成像、目标识别、人工智能等方向做出的巨大贡献。苏老师说到,实验室人才实力雄厚、梯队合理,并始终将人才培养摆在首要位置,为国防科研单位、科技企业等源源不断地输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电子信息领域领军人才。其中4篇入选、5篇提名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百优”成绩相比同类高校的优势明显。
随后,许述文教授对学院的招生政策及就业情况进行了解读和分享,鼓励同学们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成就自我。水鹏朗教授补充并强调“科研无坦途,吃苦耐劳有韧性”,分享了自己身边有科研激情、有梦想、有追求、有韧性的科研榜样,引导员工早日树立科研目标、培养优秀学习习惯、建立健全人格。
杨明磊教授重点为同学们介绍了民用雷达及其发展方向,并提到,习总书记对科研工作者提出的“四个面向”的要求也许离我们并不遥远,当前,民用雷达应用场景日趋普遍,率先在民用雷达方面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在贯彻落实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人民实际需求的要求。赵永波教授则重点介绍了实验室相关雷达试验系统,强调实验室具有自主开展试验的能力,并开发、定制了系列实验雷达系统。赵永波教授还提到,这些试验系统的研制同时也是在给实验室员工提供先进的科研平台和实践机会。
接着,杜兰教授谈到,她所在的团队长期以来从事着雷达目标识别工作,虽然研究难度大,但是其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包含着关乎国家防御能力的重要技术。实验室和团队将竭力为同学们提供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和平台,欢迎同学们加入团队参与到更多的雷达课题研究中来,也鼓励在场的本科生不畏艰辛、敢于钻研。
博士生代表张政和从员工的角度分享了对实验室研究方向、科研氛围、课余生活的感悟和心得,由切身经历出发讲述了实验室师生面向科技前沿、艰苦科研、追求卓越的事迹,同时简单陈述了作为员工应该如何规划未来的科研生活。
最后,与会教师针对员工现场提出的报考流程、奖助体系、科研氛围以及公司产品方式等方面的疑惑给出了耐心、细致、全面的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再接再厉,争取优异的成绩并加入到雷达重点实验室这个大家庭中。
此次分享交流会为师生面对面沟通提供了桥梁,不仅加强了同学们对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的认识,也有助于老师了解员工们对未来学习、科研的想法和需求,为公司产品模式改进和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反馈和参考,真正做到了“答疑解惑有温度、课程思政有效度、协同育人有力度”。